上半年「家戶購屋比」較去年同期: 台北市、新北市、台南市都上揚;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下滑

今年上半年不動產買氣回暖,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約5%,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依據六都地政局及民政局資料,統計六都近五年中,上半年度的家戶購屋比,發現近五年最高點都在2014年,之後各都各有表現。跟去年同期相比,上揚與下跌者各半,上揚的三都為台北市1.34%、新北市1.77%、台南市1.57%,下滑的三都則是桃園市2.07%、台中市1.99%、高雄市1.50%,其中雙北雖然仍在2%以下,但出現緩升,應是房價下滑造成的買氣回流,也因為價格因素,讓過去因價格優勢的桃園市購屋比下滑;除此之外,人口不斷增加的台中市,竟也跌破2%,出乎意料。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雖然今年買氣略有回溫,向上成長的幅度不大,最主要還是自用買盤為主的不動產市場去化時間較長,固然市場信心有所增加,但無法與買氣連結,加上許多屋主一不缺資金、二對價格仍有期待,讓交易陷入膠著,也是家戶購屋比表現停滯的重要因素。
綜觀近五年家戶購屋比,六都的最高點都在2014年房市還處於高點的階段,而低點大多在房地合一稅上路的2016年,之後便緩步上揚,較讓人意外的是,台中市在2016年跌破2來到1.60%,2017年回到2.01%水準,但今年又跌破2,上半年家戶購屋比1.99%。郎美囡指出,台中市人口數成長為全台第二大都會,家戶數也相對成長,不過對在地人來說,房價依舊偏高,人口帶動買氣速度遲緩,故家戶購屋比再度走低,但單純看今年各都的家戶購屋比,台中市依然排名第二,僅次於桃園市,顯見購屋需求仍在,只是反應速度較慢。此外,市場信心增加後,高資產族群開始入手房地產,加上房價修正刺激買方轉進,雙北的家戶購屋比有所提升。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經理徐佳馨表示,台灣現階段的低利環境,加上多數屋主無財務緊迫的問題,導致議價空間難以擴大,對大部分買方來說,依然期待房價有下修的空間,而隨著讓利風暫歇,買氣要開展還得費上一番工夫。
六都2014~2018年上半年家戶購屋比(資料來源:各縣市地政局、內政部,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整理)
行政區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台北市 |
1.60% |
1.30% |
0.90% |
1.06% |
1.34% |
新北市 |
2.10% |
1.60% |
1.20% |
1.66% |
1.77% |
桃園市 |
3.10% |
2.40% |
2.40% |
2.16% |
2.07% |
台中市 |
2.60% |
2.20% |
1.60% |
2.01% |
1.99% |
台南市 |
1.60% |
1.40% |
1.10% |
1.35% |
1.57% |
高雄市 |
1.90% |
1.50% |
1.30% |
1.56% |
1.50% |
新聞評論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