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業務操作中盲點的突點

詳細介紹Intro
- 活動對象:有興趣之人士
- 講師:熊敏賢 女士
- 聯絡人 Fax:03-3662795
國際貿易業務操作中盲點的突破

舉辦日期:
高雄-2013年1月23日(三)(09:10~17:00)共7小時
舉辦地點: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高雄分部-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215號
課 程 宗 旨
處於國際貿易的領域,眾多的從業人員當中,多少都擁有國際貿易相關的專業,否則無法正常的工作運作,但是往往碰到棘手問題的時候,就會暴露出平日國貿知識的不足或是誤用甚或是誤解,也就是最終事情發展的結果不是自己處理時預期的認知.
怎會這樣呢? 比如報價時以空運運輸,運費買方支付,請問要以何種價格報價?
答案不是我們平日慣用的FOB;又比如,運輸保險在制式的要保書上填具啟運港 (機場) 與目的港(機場) 的名稱,若發生在陸上運輸的毀損,保險公司賠還是不賠?保險公司對於運輸保險的責任,從何時開始到何時為止?要不要自行在要保書上加註 "warehouse to warehouse" ? 加註了,那為什麼有保險公司認為這裡所稱的倉庫是指的出口地貨櫃場的倉儲 (摘錄某產物保險公司的用語: 是指兩港行政範圍內的倉庫而已) 而不是出口商在製造場所的倉庫,究竟問題出在哪裡?也就是保單的效力有否及於內地的倉庫? 若是這樣,出口商的貨物和進口商的貨物在陸地上行駛的時候也就是保險的空窗期囉?
還有外銷紙箱的問題,國貿課本不是教導出口商在包裝時要使用"耐航包裝" (還有專有名詞叫作Seaworthy Packing) 或是稱作五層的外銷紙箱,我都照樣在訂單上要求了,出口商也提出出口地的包裝公證報告,那又甚麼原因,我收到的貨物包裝仍然破損嚴重?
以上種種,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其實隱藏了重大專業上的盲點,只要一丁點的不深入了解與經驗上的不足,整個事件的結果很可能是一場夢魘!
本課程由在國貿業界實際從事30年的長者,從自身的工作經驗萃取的精華,娓娓道來,使後進的從業人員避免鑄成大錯損失不貲,帶領業者走上一條透亮的康莊大道!
課 程 大 綱
1. 國貿條規內十一種價格條件的盲點
2. 運輸保險的盲點
3. 數量條件的盲點
4. 品質條件的盲點
5. 交貨條件的盲點
5. 交貨條件的盲點
6. 包裝條件的盲點
7. 付款條件的盲點
8. 檢驗條件的盲點
9. 智慧財產權條件的盲點
10. 不可抗力條件的盲點
11. 仲裁條件的盲點
12. 適用法律條件的盲點
13. 信用狀內容的盲點
14. 進出口通關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