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財經論壇】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台灣產業

自從2018年美中開啟貿易戰之後,全球產業供應鏈開始蛻變。隨著美中貿易爭端進入長期抗戰,使得近40年來依賴中國大陸作為重要生產基地的全球產業供應鏈加速重組。尤其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迄今未熄,在重創國際經濟的同時,更進一步促使全球產業從集中的長鏈化轉型為多點分散之短鏈化布局,藉以分散市場風險。
無庸置疑,過去40年來,全球產業在比較利益考量下,進行專業分工,享受極致分工效益,形成「長鏈效應」。然而,面對美中貿易科技爭端及疫情持續肆虐之下,由於供需無法預測,不但使供應鏈的「準度」產生變化,而且讓供應鏈的「長度」重新評估。亦即在難以掌握變數干擾下,若供應鏈其中一個環節差錯,則後續生產可能遭到卡關,造成產銷嚴重失衡,甚至讓市場的價格或就業受到影響。尤其是在去全球化、去集中化逐漸轉型「區域製造」趨勢之下,使得「短鏈革命」已成為未來許多國家重組供應鏈的選擇。
面對美中貿易爭端已延伸至科技領域,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之下,歐美先進國家為降低風險,將致力恢復相當程度的製造業。然而,在沒有人工及土地比較利益下,也會積極透過人工智慧(AI)化、系統化等創新整合重組供應鏈,達到降低成本。此一趨勢,勢必對資源不足、基礎技術累積薄弱的台灣產業帶來衝擊,尤其夾在美中強權競爭下的台灣產業鏈選擇壓力愈來愈大,必須未雨綢繆妥善因應。
為此,財團法人現代財經基金會特別於民國109年10月23日(星期五)下午二時在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168號13樓(台灣省商業總會)舉辦「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台灣產業」論壇,邀請學者專家分別從不同的面向進行深入解讀並提出建言。
時 間 |
議 程 |
13:40-14:00 14:00-14:05 14:05-14:10
14:10-14:40 14:40-15:10 15:10-15:40 15:40-16:10 16:10-16:25 16:25-16:30 16:30 |
報到 主辦方:黃輝珍|現代財經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 主持人:李伸一|現代財經基金會副董事長/國策顧問 與談人:(依姓名筆畫順序) 王健全|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林祖嘉|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林聖忠|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顧問 詹文男|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顧問 問題與討論 結語:李伸一|現代財經基金會副董事長/國策顧問 閉會 |